首页

莱莱女王套路直播

时间:2025-05-25 11:02:51 作者:英歌舞惊艳亮相文博会 浏览量:71919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

  建议用高考经验改革硕士研究生初试方式

  近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陆续公布,“上岸”成为网络热词。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长期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因此非常关注硕士研究生的招录方式。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吴仁彪带来了用高考经验改革硕士研究生初试方式的建议。

  硕士研究生初试复杂程度远超高考

  吴仁彪表示,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已经逐步实行“申请-审核制”,硕士研究生则采取初试加复试的方式,其中初试主要采取笔试方式,复试采取面试方式。

  吴仁彪在调研中发现,硕士研究生初试规模约为高考人数的一半,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人数近450万,但初试的复杂程度却远远超过高考。“高考主要采取国家或省市统一命题方式,命题科目很少。研究生初试除了极少数统一命题科目外,还有大量自命题科目。”以2024年为例,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仅25门,但自命题科目有28874门,涉及879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自命题科目33门,5个单位150门以上,最多的单位170门。

  自命题初试存在明显弊端

  吴仁彪表示,研究生考试属于国考,但正因为有如此多的自命题单位和科目,所以每年各命题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压力巨大,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对此,教育部2024年2月5日下文(教学司函【2024】6号),要求全国各地开展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问题整改工作。

  “自命题初试最大的好处是通过个性化命题,选拔更优秀的人才,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吴仁彪分析,各单位自命题考试参考书通常为本单位本科生教材,对外单位考生不公平。其次,自命题科目太多,导致工作量太大,也容易通过个性化辅导泄密。同时,阅卷人全部来自命题单位,容易衍生腐败。“因为各招生单位考卷不一样,自命题初试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调剂招生,也不利于划全国初试合格最低线。”

  可分步实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一命题

  硕士研究生考试怎么考?吴仁彪建议,硕士研究生招生由于有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因此可以适当区分定位。高考既有全国统一命题的,也有各省市自己命题的,保留个性化发展空间,值得借鉴。

  具体来看,初试看基础,因此尽量采取统一命题方式,由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教指委统一选定考试参考书。各省市考试院分工协作,负责部分命题工作,原则上承担本区域内学科或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在全国处于前列的命题任务,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教指委也可以参与指导。吴仁彪表示,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和高校开展这方面的尝试。

  复试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开展个性化考试。各招生单位可以在招生简章中公布复试参考书,面试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吴仁彪建议,硕士研究生初试统一命题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做法,如对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在100以上的先统一命题,再推广到50和20。授权点数在20以下占自命题科目数极少,可以继续采取自命题方式或多单位联合命题方式。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统一命题考试科目采取统一阅卷方式,防止阅卷腐败问题;可以借鉴高考模式,各招生单位既可以采用统一命题试卷,也可以自命题,给高水平大学更大自主权。——吴仁彪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行龙年元宵节联谊会

在上海,静安大悦城的霓虹街内,国潮元素随处可见,最引人注目的三个主题区域分别被称作“锦鲤门”“饕掌柜的店”与“饕餮阁”。以“锦鲤门”为例,这里化用鲤鱼跳龙门的典故,五条以新材料制作的巨型锦鲤在街道中自在畅游,以传统为主线,以潮流为辅助,刻画了不断跃进的年轻奋斗群体。

据说这是现在珠海最流行的动作

在存量博弈的逆周期当中,如何理解消费市场与消费行为?品牌如何逆势增长?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写下关于未来十年品牌增长的预言,希望能够助力囿于增长困境的品牌,以最大的可能性把握住未来的新钻石十年。

从国际格局变化的横向维度看,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关于“全天候”的定位,契合中非携手应对国际格局变化的现实需要。随着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提升中非关系、深化合作层级势在必行。全天候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非都将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捍卫发展中国家正当利益,促进全球发展和国际公平正义。

生态环境部: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体制改革

王晖强调,要加快发展建筑领域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学科融合研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集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引导建筑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继续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人才交流平台,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拜登谴责国际刑事法院对以总理发逮捕令:骇人听闻

13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二届“良渚论坛”将于11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余杭区举行。会上,余杭区介绍了当地通过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这一新举措,让良渚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